感受當下 靜觀日常 —— 專訪崇基心理學教授麥穎思
訪問:梁嘉麗(2004/社會學) 麥穎思(Winnie)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二零零零年於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精神科學系完成博士課程後,於二零零二年回港到中大任教,並加入崇基學院。麥教授於二零一五年創辦社區團體「說書人」,與經歷過情緒問題的人於社區分享他們的故事,目標是消除大眾對曾經歷情緒及精神病的朋友的誤解。二零一七年她創辦網上心理健康自學計劃「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帶領參加者改善心理健康。麥教授更於去年開展「日常心活」計劃,於崇基,以至中大及各大專院校內推廣靜觀,助大學生發現和肯定自己的價值。 在紅牆綠瓦中,我們坐在蓮池旁,談甚麼是靜觀。崇基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Winnie)說,只要讓自己覺察當下,留意此時此刻的感覺,在想甚麼、情緒是怎樣,其實就是靜觀。我們都靜下來,注視着因為訪問而略帶緊張的自己,看見身邊遊人如鯽,還聽見樹上小鳥叫聲,感受筆下白紙的質感。「我們每分鐘都很忙碌,拿起手機就看Facebook、跟人WhatsApp,城市人很難沉澱於當下。跟朋友約會聊天時又忍不住同時回覆訊息,到底應該聊天還是看訊息?這是一個自主的回應。」對於Winnie來說,靜觀從來都是一種對現實的回應,是一種可以自主選擇的生活態度。 近十年智能手機流行,我們變得更「忙碌」,生活充斥着太多外來的感觀刺激,卻缺少了讓自己安靜下來、聆聽內在需要的時間。很久以前,也許人類對感覺和身體都很了解;但科技進步了,人類對自身的認知卻同時退化了。覺察自身,成為了一門需要學習的課。Winnie學習靜觀已超過十年,回想學習初期,的確一點也不容易︰「思緒很容易會不停轉,我學習去留意自己分了心,覺察它,並回到自己的呼吸。」 有意識地生活 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能靜心觀察︰進食、走路,也能靜觀。Winnie每天早晚都會打坐,進食時就會專注於五感︰「吃東西時,我會專注食物的味道、質感、香氣。食物給我怎樣的感覺?靜觀讓我們更有意識地生活。」 拍照時,Winnie坐在長椅上,也許有點不習慣面對鏡頭,腰背稍微彎曲了,她亦笑言,自己很容易犯這個毛病,直至接觸了靜觀,才開始察覺到這個肢體小動作︰「行住坐仰,全都能帶入靜觀。肢體動作會連繫到身體痛楚,察覺後就能時刻提醒自己,作出調整。」Winnie說話時面上總帶微笑,聲線平和而溫婉,也許跟她是佛教徒有關。然而,靜觀雖源自佛教,卻早已發展成非宗教式的修練,不少人更依靠靜觀來穩定情緒。 (左圖)本年初Winne主持的「日常心活」計劃和崇基學院合辦「未圓湖畔系列 — 日常心活 靜觀體驗工作坊」,透過舉辦禪繞畫和坐禪工作坊,讓大學生在繁忙的生活中,嘗試培養靜心觀察的習慣。 (右圖)「日常心活」計劃印刷了不少貼紙,讓參加者貼於不同物件上,提醒他們時刻觀察自己的感覺和情緒。 學懂承載負面情緒 我們也許都聽過不少靜觀助人管理情緒的故事︰情緒乖戾的人,因為練習靜觀而變得和善;不少研究亦證實,靜觀能紓緩生理及心理狀況。Winnie笑言,減低負面情緒只是其中一方面,靜觀的意義是更廣闊的。通過靜觀,人會更了解自己情緒,自然就發現情緒本身根本沒分好壞:「傷感是因為失去一些東西?發怒是因為事情不合心意?這些其實都是訊號。」當坊間充斥着「如何踢走負面情緒」的文章時,她卻提醒,我們必須聆聽這些情緒訊號︰「為何不容許負面情緒?這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以為發怒代表不理智,相反,靜觀讓我們懂得承載自己情緒。」 兩個小時的訪問中,Winnie娓娓道出她的故事。站在課堂講台的她充滿神采,難以想像中學時代的她,竟是一個容易緊張和焦慮的女孩。Winnie小時候非常害羞,不敢跟人說話︰「回想起來,其實我那時有社交焦慮。」十歲那年她一家移民美國,在彼邦度過了小學到研究院階段。除了適應新環境,Winnie更要面對種族歧視,這曾令她十分困擾︰「中國人始終是少數,有當地同學叫我 『Go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