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討論 認真思考
時間有如白駒過隙,我以大學新鮮人身分參加崇基新生輔導營已經是三十七年前的事。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火紅年代,大專學界都倡議「放眼世界、認識祖國、關心社會、爭取同學權益」。雖然這股浪潮在我踏入大學校門的八十年代初已開始式微,但當年學生會所舉辦的輔導營還是滲透着「認中關社」的情懷,也會批評「四仔(屋仔、車仔、老婆仔、BB仔)主義」。這些深入的思考與討論雖然讓新生眼界大開,但亦有部份同學感到吃不消。可幸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都能以開放、包容、尊重和接納的態度參與營會活動。那時崇基、新亞和聯合三院同學聚首邵逸夫堂,大家一同唱着「開了山、闢了地」,激昂的中大學生會會歌振奮着青年的熱心,我們都以成為中文大學 — 一所中國人的大學之學生為榮。在這樣的薰陶下,我們一起度過了五日四夜的難忘時光。
深刻擲鞋 難忘颱風
我在一九八三年擔任輔導營組長,三十多年前的活動片段仍記憶猶新。有一晚我們擺設了一場「貧富夜宴」,不同組別獲分配不同的晚餐,其份量和質素都相差很大。那次同學們切身的體驗,加上後續由張美珍學姐(1985/神學)帶領的討論環節,帶來很認真的反思和激辯。翌日在崇基禮拜堂舉行的大會檢討環節上,我組其中一位個性比較率直剛烈的女組員,由於感覺被騙,又不想留下參與漫長的討論,於是突然站起來,一邊高叫一邊作勢將鞋擲向輔導營執委會主席陸世康學兄(1985/社會學)。我頓時大驚,只好立即安排另外兩位女同學陪伴她離開。除了這一幕,同樣驚心動魄的是輔導營因為超强颱風「愛倫」襲港而須提早一天結束。那晚風雨交加,同學匆匆離營的情境就有如鄧寇克大撤退一般。可幸大家那天都及時安全返家,因為翌日便懸掛十號風球,風勢強烈得連荷花池(編按:即現時未圓湖)也翻起白頭浪。境移物在,這年輔導營卻為我留下了一人一物,就是因輔導營結緣的林少玲(1988/社工)後來成了我的太太,還有那本到現在還拿來唱頌的中大歌集。
形式改革 自由參與
一年後,我又以戰戰兢兢的心情擔任一九八四年崇基輔導營執委會主席。我們汲取了過往的經驗,在各執委成員、參與同學共同努力下,雖然仍保留了一點「認中關社」的情懷,但開始嘗試以較開放的形式設計活動,讓同學自由選擇參與。我還記其中一節活動,大會在謝昭杰室放映由香港電台攝製的《三人行》單元劇。故事講述七十年代兩男一女大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運動,三人日後人生的不同轉向和發展。另一節活動則是在眾志堂二樓小舞台擺放了結他樂器,讓同學隨意彈唱 。我和幾位執委為了吸引同學參與,粉墨登場帶領大家合唱城市民歌《問》和《昨夜的渡輪上》,回想當時真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此外,場內外亦同時擺放了大字報和文具等,讓同學發表意見和感受。重要的是各人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甚至回宿舍睡覺,讓自由參與取代以往必須參加的檢討會環節。從營後檢討可見,大家都頗喜歡這種各適其適的安排。此外,當年活動經費有限,為裝飾場地,我們便想到把所有級社的旗幟都豎立在池旁路上;至於營衣,都是由幹事們親手曬網絲印;紙扇上的口號呢?就由我和同學們土法手書吧……我們一班執委互補不足、眾志成城,使輔導營各項活動在亂中有序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我們這群跨屆跨系的同學亦因這個輔導營而建立深厚的友誼,數十年過去,我們仍不時聚會,談古話今。
遙望鞍山蒼蒼,擁抱吐露洋洋,我有幸能以不同的角色參與新生輔導營,與新鮮人和同窗分享校園生活。潤物無聲,傳承崇基「止於至善」的校訓,對我來說,這是服務,也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