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快樂的光影故事 — 陳小娟(2009/工商管理(環球商業))

陳小娟(2009/工商管理(環球商業))

在電影的圈子內,很少會碰到中大的校友,更別說是崇基的校友。因為中大沒有電影學系,所以如果偶然碰到一個電影人是中大校友,大家就會很自然地感到好奇︰這個人本來是做甚麼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傻事

我本科讀的是工商管理學院的環球商業學課程,畢業後在商業銀行工作,轉行則是後來的事。有時遇到一些電影圈內前輩,他們的年代沒有我們這個學系,所以大多以為我以前是做銀行櫃檯的工作人員,倒也沒甚麼話;若是知道甚麼是「GBUS」的人則大多會問我,為甚麼要做傻事要轉行﹖話雖如此,但是大家只是說說而已,其實新一代的電影工作者,有誰不是真心熱愛電影才投身其中呢?

偶有朋友會問,為何一開始不去報讀電影,卻要選環球商業課程?小時候家境不好,即使由小學開始就想做電影,卻一直不敢以此為目標。儘管家人一直支持我的夢想,但現實條件上,賺錢提升家人的生活質素才是我應該做的事,所以當初我想進的都是環球商業和醫科。後來選了環球商業,是因為我認為如果我日後再去追夢,商業知識和國際視野也必然有用。這個想法在多年後的今天,已經轉行的我還是覺得十分正確。大學學到的東西,如管理學、市場學、演講技巧等,現在應用的機會比在銀行工作時還要多。當然,大學時期另一個重要的收穫,就是成為了崇基劇社的莊員,並曾以舞台劇《白蘭與笛芙》參加了中大四院劇賽。還記得上演時,所有台前幕後都在舞台上忙着,作為導演和編劇的我坐在觀眾之中,看着他們每一位的反應,那刻的感動,仍歷歷在目。最後,僥倖獲選為最佳劇本,當時我才發現頒獎嘉賓中有環球商業課程的張偉雄教授,我十分不好意思,因為我上的莊不是商科莊,覺得自己有點「大逆不道」。

飢凍雖切  違己交病

同是畢業後進銀行工作,坦白說我和同學們的目標實在不同。銀行工作是他們的夢想,可惜並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有時會羨慕他們的夢想符合社會期望,卻不明白為何與藝術相關的夢想,總要面對較大犧牲?我早清楚這個「定律」,所以只能暫且埋藏夢想,找一份可以養家的工作,就是沒頭沒腦地當了「銀行家」。但縱使別人都羨慕銀行工作,我卻不甚熱衷,即使薪高糧準工時又較電影工作短得多,我那段時間卻很痛苦。所謂「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如果要我給初畢業的校友一點忠告,必然是:不要為了金錢或別人的期望去選擇工作。憑着努力,也許你可以做到不過不失;但欠缺熱忱,則沒法突圍而出。每個人的背景各異,我親身經歷過,當然明白有財政負擔的人實難以輕言不惜一切去追求理想。

追求夢想總不會一蹴而就,我在銀行工作時已兼讀了一些編劇課程,公餘時又會拍片。還記得我製作第一齣獨立短片,那時幸有崇基劇社的朋友協助,加上網上招募演員,大家都義務幫忙,而其中一個主要拍攝場地就是我以前住的文質堂!那次拍攝讓我明白自己不懂的東西有很多,卻又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創作的過程。在銀行工作了兩年多,才發現同期的同事們都計劃好未來要做到甚麼崗位,而自己卻完全看不到在商業世界的未來,只知道我真正所愛的,還是拍電影。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毅然辭職報讀浸大電影碩士課程,又當上電影編劇家協會的幹事。

一短片 一故事

讀電影那三年,我不停地找機會拍片。現在坊間有很多提供資金拍片的比賽,但很多從事創作的人卻不太喜歡處理繁複的報名手續,幸而我以前的工作也要面對很多手續,所以我可以「不厭其煩」地報名。我入圍了廉政公署舉辦的短片比賽,那是我第二齣作品《三個金幣》。我大概是一個倒掛的晴天娃娃,每次拍作業都下雨,某一場才拍了幾個鏡頭,雨就大得要中斷拍攝,整個團隊渾身濕透,連襪子也可擰出水來!那次大家齊心地完成作品,最後更得到金獎。後來我「越級挑戰」,以非學生身份再參加了「創意香港」贊助的「創+作」音樂微電影比賽。這個比賽很有趣,參加者隨機與一名歌手合作,以他們的歌曲為他們製作一段音樂短片。在記者會上,我伸手入抽籤箱內,翻來覆去,然後抽出了糖妹的名字!這段緣份,帶來了我的第三個作品《啊囉哈!》,還有最佳編劇和金獎。從《啊囉哈!》起,我發現短片的生命力原來比想像中強,在世界各地影展中都是被認可的創作。我把短片投稿到各影展,它的生命力把我們帶到日本、法國、台灣去。這些經歷都開拓了我的人際網絡,然後陸續有歌手找我拍攝音樂影帶 (MV),也有公司找我拍廣告。

在畢業前,我戰戰兢兢地參加了本地短片界一項重要比賽──「鮮浪潮」。參賽短片《兒女》,花了我最多時間、最多心血、最多金錢,甚至要在網上集資才能完成。最重要的,是這個作品有最濃厚的人情味。我們其中一個主要場景是教堂,我寫信向崇基學院校牧許開明牧師請求借用崇基禮拜堂,沒想到許校牧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可是這個作品沒有得到評審的青睞,在頒獎禮上空手而回,我也不爭氣地掉了許多眼淚。失落不是因為我想獲獎,而是覺得有愧於我的團隊和幫助過我們的人。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創作和能力,惆悵以後該怎樣拍片。這時我的伙伴們鼓勵我,只有一直拍下去,才會進步;不拍不錯,卻就僅止於此。我一鼓作氣地再投稿到其他影展,就在執筆寫這篇文章時,獲悉作品獲選入意大利影展的競賽單元。我跟製作團隊分享這消息時,大家都差點哭出來。沒錯,這個挫敗和感動的交錯,就是電影製作的魔力。

夢幻背後  殘酷現實

夢幻背後,電影這工業其實很殘酷。「得獎短片導演」聽來很厲害,卻俯拾皆是,而掛着這名堂也不足以維持生活。很多短片導演,都要靠其他工作來維持生計。我自己便當兼職文員、補習教師、珠寶展售貨員等,一邊「捱」,一邊累積經驗,等待參與長片製作的機會。因為在編劇會的工作,我接觸到很多圈內前輩,可是初時我沒有自信「推銷」自己。直至我的短片得獎後,我才厚着臉皮把作品給他們看,再問有沒有我可以參與的製作。大家慢慢覺得我不止是協會的文員,而是新晉電影人,開始找我合作編寫電影劇本,也有機會在新的電視台編寫劇集。

我是比較幸運和順利地進入了電影這個圈子,但在這個圈子內工作,就發現要面對更多難關。香港電影市場縮小,片量從以前黃金時期的一年二百多部下降至現在一年五十多部。新人少了機會拍電影,連圈內前輩都不容易開戲。投資者多看重龐大的內地市場,創作空間也因而受限制。有時創作了快一年的劇本,最後因為過不了內地的審批而不了了之,就是有苦說不出。即使願意北上發展,文化差異也使我們難以寫出「接地氣」的作品。加上內地電影工業迅速發展,軟硬件都快要追過香港,我們更難找到自己的位置。當我越了解這個行業,灰心的時候就越多。電影製作本身就有很多變數,一天未上映,所有付出過的努力都不會被承認。要堅持下去,除了滿腔熱誠,還要平衡自己的心理。既要做有質素、自己喜歡的作品,同時也要確定生活有保障,這樣的路才能走得更遠更久。慶幸是,在電影圈內這短短數年時間,我觀察到只要肯努力,總是有機會和希望的。這點不限於電影業,相信放諸各行各業皆通用。

有想做的事,就動手去做﹗

追求一些「非主流」的理想時,我們難以得到別人的理解。有時關心我們的親友會因為擔心而問:會不會考慮放棄這條難行的路,重操故業?我只能笑笑說,回不去了!雖然我們很多電影新人看似都滿肚苦水,但其實要真的撒手不拍卻又做不到。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大銀幕上出現的心情,我至今難忘。那種成功感和喜悅,絕對值得你付出那身血汗!

最後,想分享一套我很喜歡的關於追夢的電影《尋找快樂的故事》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的一幕。一直在追夢的主角問兒子有甚麼夢想,而兒子說想當籃球員,主角反應很大地說不可能。兒子一臉失落,主角反省了再說:「不要讓任何人動搖你,說你做不到,即使是我也不可以。你有一個夢想的話,就要保護它,很多人會因為自己不敢追夢而勸你也不要追夢。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就動手去做!」這些台詞,深深地震撼了我。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也沒有哪一個工作是只有美好一面的,更沒有哪一個行業是絕對的高尚的。只要是自己真正有熱誠,又肯定那不是一時興之所至的話,就勇敢一試吧!有夢想的話,至少要先為自己而努力。若還沒努力過,憑甚麼說不可能呢?

 

 

2007        崇基劇社舞台劇《白蘭與笛芙》(導演、編劇)

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香港中文大學四院劇賽

2009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環球商業課程畢業

2010-2012       恒生銀行-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

2011        第一部獨立短片《COIN》(導演、編劇、剪接)

2012-2013       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執行幹事

2012-2015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課程-主修編劇

2013        短片《三個金幣》(導演、編劇、剪接)

廉政公署青少年誠信微電影節(香港) – 卓越大獎及特別嘉許獎

2015        短片《啊囉哈!》(導演、編劇)

第二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香港) – 最佳製作金獎、

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

金花獎國際電影節2016(香港)-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2015        短片《兒女》(導演、編劇、監製)

鮮浪潮2015國際短片節(香港)

康城影展 Short Film Corner (法國)

 

陳小娟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CSK.films

 

2019-03-08T12:12: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