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動向 2023-03-21T09:47:12+00:00
  • 是他也是你和我的口述歷史 — 崇基人傾吓偈 — 唐碧筠(1982/社會工作)、鄧學海(1983/社會工作)及羅曉婷(2024/宗教研究)

    是他也是你和我的口述歷史 — 崇基人傾吓偈 要經營一個媒體頻道從來不簡單,不少公司縱有人手有資源,但要穩定 地推出新內容也十分困難。由去年三月開始,有一個圍繞崇基人和事的 清談播客(Podcast) —《崇基人傾吓偈》(Chung Chi Chats),卻風雨不 改地每個星期更新,三位主持和各地崇基人談天說地,而且集集高質。 「口耳」相傳之下,聽眾更橫跨不同年代。節目最令人佩服之處,是背 後的「鐵三角」— 唐碧筠(1982/社會工作)、鄧學海(1983/社會工作) 及羅曉婷(2024/宗教研究)三位熱心校友,他們每星期都找「崇基人傾吓 偈」,編、採、錄均由三人自發包辦,完成製作節目便上載到網絡平台 無私分享,一切心血努力純粹出於對崇基的熱愛與感情。今期就讓大家 轉換角色,由《崇基校友》邀請三位主持人「傾吓偈」,跟他們談談初 衷,以及製作節目路途上不為人知的難忘事。

  • Just Carry On — 吳家榮醫生(2005/醫學)

    Just Carry On 自小因骨癌而截肢的吳家榮(2005/醫學),沒有因為病患而放棄人生,反而覺得既然大難不死,上天就像另有重任加諸他身上。他珍惜得來不易的生命,努力成為醫生及擔任義工,鼓勵其他患病同路人;又同時服務多間非政府組織,更於二零二零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 即使病魔奪去了吳校友一條腿,卻並沒有磨滅他的鬥志;面對難關,就是偶爾去到絕地懸崖,他也深信前面開遍夏季的花卉。吳校友坦言如果沒有患癌,可能也會當上醫生或參加義工服務,但卻未必有今日的體會。跟死神擦身而過令吳校友珍惜現時擁有的健康、時間、家人和朋友,更讓他堅定地把關懷和愛心如種子一樣撒出去。

  • 以生命影響生命 — 關美寶教授(1985/地理)

    新任崇基學院院長 關美寶教授專訪 關美寶教授(1985/地理)是崇基學院七十二年來首位女院長,自今年八月一日履新伊始,她便馬不停蹄會見崇基各持份者,積極籌劃書院的發展和了解學生需要,為未來四年任期擬定工作方向。《崇基校友》今期專訪關院長,認識這位世界頂級學者的成長歷程,同時了解她對崇基學院學生發展及校友事務的願景。

  • 沒有硝煙的戰爭 — 岑潮輝(2001/哲學)、司徒偉文(2000/電子工程)

    除了東歐地區的轟轟炮火,世界上還在醞釀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五月三十日,全球幾百位人工智能專家包括被稱為「AI之父」的Google前副總裁欣頓(Geoffrey Hinton)、ChatGPT開發商OpenAI行政總裁奧爾特曼(Sam Altman),以及來自DeepMind、Anthropic、微軟、Google、中科院等高層及科學家發表聲明,警告人工智能可能引致人類滅亡,風險猶如世紀疫症及核戰,敦促全球將其列為首要議題。兩個月前全球首富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也曾經和其他數百名專家發表公開信,呼籲在確定安全無虞之前,暫緩人工智能研發工作。 由人工智能流行的一刻開始,爭辯和擔心就從未停止。科幻電影中,人類被人工智能取替甚至淘汰的情節會否成真? 要了解這場看似深奧遙遠但其實很切身的戰爭,《崇基校友》找來兩位截然不同的專家,一位是投身人工智能產業多年,初創公司Asiabots的負責人岑潮輝(2001/哲學);另一位是一直致力於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的中大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司徒偉文(2000/電子工程)。他們除了分享從工作上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外,也從大學時本科的視角,分析人工智能對個人和社會的多重意義。兩者不約而同認為,認清人類的獨特價值,予以保留及好好發揮,才能勝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不一樣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