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茵(2006/中文)
美國西岸的夏季乾爽怡人,在廣濶的藍天及西式建築校園裏,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上課,最是吸引,這使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成為暑期留學的熱門選擇。過去十五年,曾經到柏克萊分校暑期留學或當交換生的崇基同學逾九百人,大家可能不曾見面,卻有特別的共同回憶 ─ 乘坐中大校友的座駕遊覽加州,以及到校友家作客。其實早在出發前,同學均會透過崇基院務室和學生輔導處跟Cecilia李張綺蓮及她丈夫Paul(李啟宇,聯合/1968/社工)聯絡。他們還會收到一份長達十八頁介紹當地實用資訊及文化差異的「天書」,以及一份列出十多項活動的清單,全都由十多位移居加州的校友特地為同學設計統籌,讓同學可以預先報名參加各項活動!
十五年前 地主之誼
細說從頭,加州校友接待崇基同學是怎樣開始的呢? Cecilia回憶道:「崇基在一九九九年首次舉辦暑期留學計劃,其中一間合作的大學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當時院長李沛良教授邀請住在柏克萊附近的校友照應到加州的學弟妹,校友熱心回應,於是就接待第一批暑期來留學的崇基同學。」最初同學人數少,由一兩個校友家庭負責接待也覺輕鬆,但後來人數愈來愈多,於是香港中文大學海外校友會(北加州)在二零零二年起成立了學長組,以便更有系統地接待同學。多年來學長組接待過的同學多不勝數,Cecilia強調這是學長組無私付出的成果︰「現時約有二十多位來自中大不同書院的校友參與其中。我家最近柏克萊,於是因利乘便地成為大家的聚腳點了!」
關懷協助 無微不至
每年都有新同學來訪,如果校友們年復年地帶他們到相同的景點,可能會有點悶吧?Cecilia和學長組早已想到這問題:「我們的原則是盡量不安排當地鐵路BART及穿梭巴士可直達的地方,所以我們常常構思新活動!」這些「非一般」的行程包括由許智萍(1973/中國語言及文學)安排同學參觀三藩市高等法院並與法官會面、訪問廢物回收中心了解當地廢物處理過程、到果園採摘鮮果及野餐、參觀Google總部及其他科技公司、參加風箏節等,這些都是接觸當地文化的好機會。除了用心安排活動,學長組對這班遠道而來的年輕人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有一次我們到SanMateo Huddart Country Park露營,一位校友駕車到就近鐵路站接兩名同學到營地,同學到達後才發現原來那位校友只是專誠接載他們而自己並不入營,他們受寵若驚之餘更有感自己雖然只是學生,但師兄姐們卻待如貴賓好友﹗」
校友除了帶同學到他們自己難以前往的地方,還為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供資訊或直接協助。Cecilia舉例說,一位同學在當地租房子,怎料那租給他的二房東原來事先根本未得屋主同意,結果同學雖簽了租約仍要被屋主趕走。及後校友找到熟悉租房法規的朋友研究有關文件,再向同學解釋租房法規,過程中一直為他提供十分有用的意見。其實同學身處外地遇到的問題層出不窮,有一次一位同學發現室友在房內吸食大麻,校友便解釋說當地因醫學理由食大麻是合法的,同學如果不能接受,可以試試跟舍監申請調房。就是手提電腦壞了、眼鏡破了,校友都盡力協助。校友又跟同學解釋當地的文化禁忌:「各地文化不同,我們要避免不小心冒犯了別人;例如即使是玩笑也不可以稱黑人為『黑鬼』,他們聽得懂,就像稱華人為『Ching』一樣都有輕蔑之意,這方面特別要小心。」
Cecilia接觸過十五年來不同年代的同學,他們有何變化和特點?「早年來的同學比較看重成績,我每每苦口婆心勸他們,如只求讀書何不乾脆留在中大圖書館﹖遠道而來當然要嘗試中大沒有提供的科目,更重要是預留時間發掘和體驗不同的文化!」近幾年的同學已經「遵聆教誨」,更開放自己。從前互聯網不及現在發達,同學對當地溝通習慣不甚了解,「蝦碌」場面屢見不鮮。一次Cecilia約同學在大學宿舍附近集合,同學只答出宿舍編號,卻不知道兩街交界(cross street)的位置。Cecilia笑說︰「我唯有逐間宿舍打電話問有沒有香港學生,就像瘋婆子找兒子一樣呢!另外現在的同學十分擅長活用科技,以Google地圖一查便知地點,更反過來告訴我某個手機應用程式可以查到鐵路BART的時間表,並建議我某時可到某處集合!」
雙向交流 同步成長
校友付出大量心血和時間,Cecilia認為這是雙向交流。她從學弟妹身上,亦多了解了中大的近況和發展︰「問他們的主修科目,很多新學系我以前都沒有聽過。」同學亦不時向她解釋新科技新資訊,讓她獲益良多,與時並進。
看着學弟妹藉海外交流擴闊眼界,Cecilia說一封簡單的致謝電郵,或一張小小的心意卡,已是很大的回報:「有一年回到中大,走在路上突然聽到同學大喊我的名字,並說曾在某年到加州時到過我的家;在崇基千人宴我上台拍照時,突然一大班同學湧出來,嚷着一起合照,讓我十分驚喜。」這一點一滴的感動,都累積成珍貴的美好回憶。
十五年過去,推動Cecilia和加州校友們繼續接待同學的就是一顆回饋的心:「一九七一年我和Paul初到加拿大讀書,那時我們舉目無親、孤立無援,幸得校友的幫助才可渡過難關。其實很多校友都有類似經歷,我們得到幫助後,更希望在有能力時幫助別人。」從Cecilia的分享,可深深感受到這種回饋的精神和漣漪效應。年紀漸長,Cecilia謙稱:「雖然我仍『行得走得』,有能力駕車,但說不上何時會應付不來,所以最近幾年也積極找年輕的校友加入接班。」總結十五年的經驗,Cecilia寄語同學一定要主動:「敲門,門就會開,校友一定盡力協助!」
後記
筆者二零零四年暑假亦曾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暑期課程,當年也曾獲Cecilia熱情接待。由十一年前青澀的短期留學生,到今日成為訪問她的校友,感覺實在奇妙。回想那時甫抵機場,便得到熱心校友接載回學校宿舍,內心頓覺安穏。後來更到Cecilia的家參加燒烤大食會,當時我們有感兩手空空不好意思,於是就地取材用學校裏的白紙、釘裝書冊用的A4膠片和膠書脊圈,上面畫上崇基風景圖案,造了個五角型小燈籠送給她留念。訪問時跟Cecilia談起,她興奮地說︰「這小燈籠,今天仍掛在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