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一片美麗留存給下一代——吳芷欣(2011/生物)

把這一片美麗留存給下一代——吳芷欣(2011/生物)

訪問:鄭穎茵(2006/中文)

 

「小朋友愛上動物是自然而然的事!」吳芷欣(2011/生物)談起小時候到郊野公園、看電視紀錄片和圖書……不知不覺地培養了她對生
物的濃厚興趣:「動物很有活力,彼此的互動很有趣,我自然喜歡觀察牠們,想多了解牠們如何生存。」

 

外面就是大海了!

唸理科的芷欣,升大學選科時曾到中大生物系參觀。她來到在吐露港岸邊的李福善海洋
科學研究中心,在地下海水養殖池看着海星、海膽等生物,還有在設備室和實驗室看着
各式各樣的潛水裝備 — 原來只要一跳上船,再把閘推開就可出海。當時芷欣看得兩
眼發光:「外面就是大海了,可以親身潛下去觀察各種海洋生物。我很希望研究、了解
和記錄牠們,讓大家知道在高度發展的香港,海洋生態也十分美麗」。
芷欣在三年級時來到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做畢業研究計劃,在暑假用半個月學會潛水︰
「我們的研究大多需要潛水進行;能親身進入海洋世界,就離不開了!」香港擁有豐富
多元的海岸及海洋生物,曾錄得海洋生物多達六千種,其實是個很理想的研究地點。本
科畢業後,芷欣就繼續進修博士課程,從事本港水域的海洋生態研究工作。
芷欣主要研究石珊瑚與蟲黃藻的共生關係,以及牠們如何受到如全球暖化等氣候變遷的
影響。「香港全年溫差大,珊瑚要適應這個溫差是很大的挑戰。令人擔心的是天氣越來
越熱,最終亦會超越珊瑚可適應的溫度上限。」全球暖化、環境污染及其他改變,逼使
珊瑚褪掉身上的藻類,形成白化。珊瑚失去食物和營養的來源,便難以生存下去:「香
港也可看到全球暖化的痕跡,近年夏季氣溫屢創新高,如果持續下去,本港珊瑚白化的
情況可能亦會更趨頻密。」芷欣正整理各項研究發現,期待今年可以完成博士論文。

 

潛水研究 挑戰重重
進行生物研究難免會遇上很多不能預計的變數,芷欣的研究對象是水中的海洋生物,挑
戰自然更多:「在實驗室養珊瑚,牠們生長得慢,急也急不來;當計劃出海實地研究
時,又可能遇上惡劣天氣;就算順利下水,水底有時因天氣和水流影響變得非常混濁,
能見度低至跟潛伴面對面也看不見對方,要找到目標生物就難上加難。」研究途上遇到
困難時,芷欣會看看參考文獻、紀錄片,尋回對研究的熱情:「很多事其實只是自己不
認識,遇上困難反讓我希望了解更多,很想貢獻自己小小的力量給這個研究範疇。」

潛水對體力要求高,過程中更要保障自己及同伴安全,少一點精力都不可︰「每
次背上十八至二十二公斤的器材在沙灘走,都想快點下水!」變幻莫測的天氣也
是芷欣常常面對的挑戰:「有時趕着完成研究,或者有定期監察必須做,就不能
對出海的天氣太挑剔。曾試過下水前只是陰天,到在海底拍照時,同伴沒有開閃
光燈,我卻奇怪身邊間中有閃光。到完成工作回到水面,我們才發覺原來已經雷
電交加。潛水用的氣樽頭是金屬,在水面會引雷,我們唯有趕快收拾工具,高速
開船回實驗室。」雖然偶有驚險情況,但實驗室非常重視安全,至今未發生過潛
水意外。
潛水的潛伴制度,必須二人同時下水,互相照應︰「進行石珊瑚調查水深通常只有
數米,遇事可比較快回到水面;但做軟珊瑚及柳珊瑚調查則要到水深約二十米,不
能隨便升水,否則可能會引起減壓症(俗稱潛水夫病)。我們在水底不能說話,只能
以手勢溝通,所以潛伴間的默契和經驗都十分重要。」由於研究人員間會互相幫
助參與彼此的研究項目,芷欣因而有機會涉獵不同範圍的研究,例如軟珊瑚、珊瑚
復育、海藻、珊瑚魚、海岸生態等。兩層高的實驗室,到處掛滿海洋生物分類的海
報,壁報上貼滿大家出海的照片,標題是「海洋是我們的實驗室」。
芷欣平均每月都會出海,近來比較忙碌,更一星期潛水三次。她指着地圖數算着︰
「因為地理位置較近,我們主要往香港東北面如東平洲、娥眉洲、往灣洲、赤洲、
吐露港等地點做水底研究。有時我們亦會到西貢、蒲台島、大嶼山、南丫島等,
可說是潛遍香港東南西北。」參與潛水研究已八年,但芷欣從未忘記當初的熱情︰
「海洋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了,研究一生也研究不完。」

海洋生態 日遭破壞
從事本港海洋生物研究,最心痛是目睹海洋生態日遭破壞:「有時在熱門的潛水地點看見珊瑚被踩破,或被垃圾纏住,都甚覺可
惜。」潛水界有「眼看手勿動」的不成文規定,即使科學研究,也盡量不採樣本:「有時可以拍照和量度,回來找書對比辨認便可
以,就不用取實物,盡量減少騷擾或影響原生態。有時無可避免要採樣,也盡可能少取一點,上岸後再用顯微鏡或DNA技術觀察研
究。如果在海岸保護區或海岸公園採樣,更要向漁護署申請研究許可證。」
漁護署每年暑假都會招募義務潛水員,到全港不同海域普查珊瑚的生長情況,整合資料後公佈結果。很多有心人自行組隊、自置器材
參與。芷欣自二零一二年開始參加,近年更擔任「隊伍科學家」,指導隊員普查技巧、正確的量度方法,並覆查收集而來的資料:
「集眾人之力,上載珊瑚品種和數量、生長情況等等,已經對珊瑚監察的幫助很大。」參與的隊員有潛水愛好者,有些可能只是剛學
會潛水而有興趣幫忙,卻透過普查而更認識海洋生態︰「很多人親眼看過海洋生物的美麗,便會愛上牠們,更會思考如何保護牠們,
把這一片美麗留存給下一代。」芷欣又趁機鼓勵他們改變生活習慣,例如少用塑膠︰「海裏不時發現膠樽、飲管及膠袋碎片等。這些
海洋中的塑膠廢料,或由其進一步分解而成的微塑膠,都有可能被海洋中的魚蝦蟹攝取,人又再進食牠們,最終會自食其果。」近年
傳媒廣泛報導的放生問題也會影響海洋生態:「我在海裏見過沙巴龍躉,其實牠是經人工雜交繁殖飼養的食用魚,不應在本港水域出
現,可能是有人放生,卻不顧物種是否應在這個環境生活。沙巴龍躉作為外來物種,成長速度快,食量又大,很有可能吃掉本港其他
海洋生物,或與本地物種爭奪食物和棲息地,擾亂了原本的生態平衡。」在研究之外,芷欣很高興藉這些活動推動公眾教育,讓大家
為保護海洋生態盡一分力。

潛水的意外收獲
芷欣拍攝的海洋生物照片曾在幾個比賽獲獎。問起她是否對攝影特別有研究,她卻說,每次在海中做調查都時間緊迫,更沒有為了拍照特地潛水,通常只是隨手抓拍,器材也只是平日記錄用的一般小相機。她笑說:「以量取勝,一年數千張照片中總有幾張是不錯的!還有是主題,潛水人士總愛追拍魚類,但我有時會拍大家比較少留意的各種海洋生物如菟海葵,可能評判覺得比較特別。」她最喜歡的一張得獎相片是在東平洲拍攝,近景是共生的小丑魚和海葵、中景有石珊瑚、遠景有魚群,仿如一個迷你生態系統。她更喜孜孜的說,已經把這相片製作成她的個人名片呢!

 

公眾教育 至為重要
芷欣去年參加了一個由國際組織Project Seahorse在深圳舉辦的訓練營,與二十多名
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術研究員、政府機構及非政府組織的人員一起學習海馬普查方法及
保育知識。這次經驗更讓她明白教育公眾的重要性︰「原來內地人覺得以海馬浸酒和
煲湯很平常,可能成長環境令他們沒有留意這樣做會間接影響海洋生態;又例如會破
壞整個生態的拖網捕魚,在香港已被禁多年,但內地仍有人在做。在參加培訓之後,
大家會反思為何要用海馬入饌,有甚麼辦法叫大家不要這樣做,例如解釋野外捕捉
的生物可能含有重金屬和受污染,希望人們為自身健康的考慮而找其他替代品,或者
建議用微信舉報販賣海馬乾的店舖。大家會用很多角度去解決問題。」回到香港,其
實遇見野生海馬的機會不高:「牠不像珊瑚一樣固定在一個位置,牠身形小、有保護
色、會偽裝、善於躲藏,在香港密度也不高,非常難搜尋到牠的身影。」她期望下一
步推動海馬普查,就像珊瑚普查一樣,潛水人士見到海馬時也可以匯報至iSeahorse
全球資料庫協助研究。芷欣不止一次提醒海馬是魚類,但形態獨特︰「老師曾提到,
保育熊貓就是保育它生活的環境,海馬也可以像熊貓一樣成為保育大使 — 保育海
馬就是保育牠生活的海洋,海洋中其他生物亦因此得益。」
除了海洋研究,芷欣還當過郊野公園的樹木及雀鳥導賞員、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活動
義工等。經過參與不同的保育計劃,芷欣明白要因應受眾的關注點,採用不同方法教
育公眾︰「不同人對環境和自然生物的投入程度都不同,各個組織就要用不同方法接
觸不同的受眾,我也一直學習。」芷欣深深感受到人和自然環境是互相影響,息息相
關:「我們大量使用即棄塑膠、秋天仍開冷氣等,看似對環境無甚影響,但最終就傷
害了海洋生物。雖然我們不察覺,但這些影響每一刻都在發生。」芷欣強調公眾教育
非常重要,很多人不知道有甚麼替代方法,例如少用膠飲管,少用膠袋,用省電的電
器等,其實都不會太影響生活的舒適度,所以容易被人接受。「這些小改變都好像很
簡單很小的一步,但當全社會的人都在做,就會有很大的影響。」最近政府的環境運
動委員會首次公開讓青年自薦參與,芷欣成功獲選,她希望參與更多環境宣傳推廣教
育的項目,應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保護我們珍貴的海洋。

2018-07-11T18:48: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