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梁嘉麗(2004/社會學)
麥穎思(Winnie)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二零零零年於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精神科學系完成博士課程後,於二零零二年回港到中大任教,並加入崇基學院。麥教授於二零一五年創辦社區團體「說書人」,與經歷過情緒問題的人於社區分享他們的故事,目標是消除大眾對曾經歷情緒及精神病的朋友的誤解。二零一七年她創辦網上心理健康自學計劃「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帶領參加者改善心理健康。麥教授更於去年開展「日常心活」計劃,於崇基,以至中大及各大專院校內推廣靜觀,助大學生發現和肯定自己的價值。
在紅牆綠瓦中,我們坐在蓮池旁,談甚麼是靜觀。崇基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Winnie)說,只要讓自己覺察當下,留意此時此刻的感覺,在想甚麼、情緒是怎樣,其實就是靜觀。我們都靜下來,注視着因為訪問而略帶緊張的自己,看見身邊遊人如鯽,還聽見樹上小鳥叫聲,感受筆下白紙的質感。「我們每分鐘都很忙碌,拿起手機就看Facebook、跟人WhatsApp,城市人很難沉澱於當下。跟朋友約會聊天時又忍不住同時回覆訊息,到底應該聊天還是看訊息?這是一個自主的回應。」對於Winnie來說,靜觀從來都是一種對現實的回應,是一種可以自主選擇的生活態度。
近十年智能手機流行,我們變得更「忙碌」,生活充斥着太多外來的感觀刺激,卻缺少了讓自己安靜下來、聆聽內在需要的時間。很久以前,也許人類對感覺和身體都很了解;但科技進步了,人類對自身的認知卻同時退化了。覺察自身,成為了一門需要學習的課。Winnie學習靜觀已超過十年,回想學習初期,的確一點也不容易︰「思緒很容易會不停轉,我學習去留意自己分了心,覺察它,並回到自己的呼吸。」
有意識地生活
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能靜心觀察︰進食、走路,也能靜觀。Winnie每天早晚都會打坐,進食時就會專注於五感︰「吃東西時,我會專注食物的味道、質感、香氣。食物給我怎樣的感覺?靜觀讓我們更有意識地生活。」
拍照時,Winnie坐在長椅上,也許有點不習慣面對鏡頭,腰背稍微彎曲了,她亦笑言,自己很容易犯這個毛病,直至接觸了靜觀,才開始察覺到這個肢體小動作︰「行住坐仰,全都能帶入靜觀。肢體動作會連繫到身體痛楚,察覺後就能時刻提醒自己,作出調整。」Winnie說話時面上總帶微笑,聲線平和而溫婉,也許跟她是佛教徒有關。然而,靜觀雖源自佛教,卻早已發展成非宗教式的修練,不少人更依靠靜觀來穩定情緒。
(左圖)本年初Winne主持的「日常心活」計劃和崇基學院合辦「未圓湖畔系列 — 日常心活 靜觀體驗工作坊」,透過舉辦禪繞畫和坐禪工作坊,讓大學生在繁忙的生活中,嘗試培養靜心觀察的習慣。
(右圖)「日常心活」計劃印刷了不少貼紙,讓參加者貼於不同物件上,提醒他們時刻觀察自己的感覺和情緒。
學懂承載負面情緒
我們也許都聽過不少靜觀助人管理情緒的故事︰情緒乖戾的人,因為練習靜觀而變得和善;不少研究亦證實,靜觀能紓緩生理及心理狀況。Winnie笑言,減低負面情緒只是其中一方面,靜觀的意義是更廣闊的。通過靜觀,人會更了解自己情緒,自然就發現情緒本身根本沒分好壞:「傷感是因為失去一些東西?發怒是因為事情不合心意?這些其實都是訊號。」當坊間充斥着「如何踢走負面情緒」的文章時,她卻提醒,我們必須聆聽這些情緒訊號︰「為何不容許負面情緒?這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以為發怒代表不理智,相反,靜觀讓我們懂得承載自己情緒。」
兩個小時的訪問中,Winnie娓娓道出她的故事。站在課堂講台的她充滿神采,難以想像中學時代的她,竟是一個容易緊張和焦慮的女孩。Winnie小時候非常害羞,不敢跟人說話︰「回想起來,其實我那時有社交焦慮。」十歲那年她一家移民美國,在彼邦度過了小學到研究院階段。除了適應新環境,Winnie更要面對種族歧視,這曾令她十分困擾︰「中國人始終是少數,有當地同學叫我 『Go back to China』;我們的外表不同,就會被歧視;跟其他人不一樣,又會被欺凌。」後來她逐漸明白被歧視的原因,只是純粹膚色跟他人不同,才慢慢學會釋懷。
從焦慮女孩 到心理學專家
命運總是那麼難以預料,一個有社交焦慮的女孩,卻因為想更了解自己而跑去讀心理學;而她心深處的另一扇門,從此被打開了。這扇門,更一直通往推廣精神健康教育工作,以及替精神病「去污名化」的道路。在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精神科學系完成博士後研究後,Winnie毅然回港任教。她發現精神病患者被歧視的情況比想像中更嚴重︰「我以為香港很Liberal,為何會變成這樣?正因為精神健康跟所有人都息息相關,所以我決定要留下來推廣這方面的知識。」
每個人都會經歷低潮。當我們自己都遇過情緒不穩,還會去取笑別人有情緒問題或精神病嗎?Winnie認為,讓社會減少對精神病患者的偏見和歧視,不只是醫生和專業人士的責任︰「這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事!」例如在公共場所或職場中,看見有人作出少見的行為或舉止,當人們在竊竊私語甚至取笑那人「神經病」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參與甚至勸別人停止取笑。她認為香港社會對精神病的認知太低,而她的使命就是通過教育,讓社會能欣賞多元,讓大家的胸襟都更廣闊。
小孩亦能看顧自己
除了替「精神病」去污名化,Winnie亦希望透過不同的平台,讓更多人培養靜觀的習慣。靜觀近年開始普及,不只是工作壓力大的成年人需要,原來靜觀的訓練,是愈早開始愈好。無論是靜觀練習,或是有關情緒的教育,即使小學生亦適合︰「其實我們從小就應該了解自己情緒,情緒起伏時要學習如何排遣。香港的中小學很着重學術訓練,但其實社會技巧、創意、情緒管理同樣重要,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可惜現時的教育在這方面根本沒有認知。」
透過靜觀,人們專注當下,暫時抽離繁囂的都市生活,認識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就能夠找出自己所追求的價值觀,不會盲目地跟大隊走。」靜觀,是生活日常;觀省自我,就是好好的照顧自己,然後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Winnie指出不少港人都經歷過情緒崩潰的時候,我們要學
習的並非摒除負面情緒,而是了解自己為何會如此,這種
學習更應該從小開始。
推廣靜觀 消除歧視
回港教書已近二十年,Winnie發現不少大學生都面對相當大的壓力,所以在去年九月開展了「日常心活」計劃,在大專院校推廣靜觀。這個計劃在校內舉辦靜觀訓練,培養大學生覺察自己內在的需要,並去做相應的選擇以照顧自己及他人。有時還會在社交媒體上貼文,教他們如何靜觀步行、靜觀進食等︰「同學們都有很多任務要達成,又要滿足社會的期望。靜觀讓他們掌握自己想做的東西,知道不必依循社會價值、人云亦云。社會的規範很難改變,問題是你是否願意踏出第一步。」
Winnie又跟志同道合、當時為臨床心理學碩士生Amanda Li創辦了社區團體「說書人」,當中一半成員都有精神病經歷,他們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消除大眾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其實情緒的起伏跟生老病死一樣,是共同人性,很多人都試過在生活、工作上覺得很辛苦,有情緒困擾,喘不過氣來。」透過分享故事,「說書人」引起了不少讀者的共鳴,不少人都留言分享,坦然說出自己有相同的感受和經歷。